第178章 以战促和
作者:扶风晓月   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最新章节     
    在炮火的无情轰击之下,那坚固的城墙如同被天神之锤重重击打,海州城在震颤中逐渐坍塌,碎石飞溅尘土飞扬,仿佛末日景象。
    武百眼中闪烁着狼一般的光芒,他紧握长剑,大喝一声:“杀!”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空回荡。
    齐军如同汹涌的洪水,冲破了海州城的防线,呐喊着冲进城内。
    他们的脚步震撼着大地,铁甲相互撞击的声音与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激昂的战歌。
    宋军虽然英勇抵抗,但在齐军的猛烈攻势下,渐渐显得力不从心。
    他们的阵型被冲散,士兵们一个个倒下,鲜血染红了街道和城墙。
    最终,他们无力抵挡齐军的铁蹄,全军覆没。
    短短一上午的时间,齐军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占领了海州城。
    城内到处是齐军的身影,他们欢呼着,庆祝着这场胜利。
    武百在海州城内巡查,他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隋择紧随其后,神色恭敬。
    他们走过废墟,踏过鲜血,见证了这场战争的残酷与辉煌。
    武百望着这片属于自己的战地,豪情万丈地说道:“隋择啊,这一次,我们要在和宋朝的谈判桌前拿下更多主动权。”
    隋择点头称是,他问道:“大王,这次宋朝皇帝会割让土地吗?”
    武百信心满满地回答:“一定会的。”
    “宋朝皇帝已经胆怯了,他们无法抵挡我们的铁骑。”
    “赶紧整顿兵马,按照计划继续进攻!”
    他的双目满是征服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霸业。
    攻破海州之后,隋择奉命带领一支精锐兵马,风驰电掣般地经过宿迁,目标直指泗州。而武百则亲自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直奔楚州。
    楚州首府山阳城中,守将袁黎听闻齐军大举进攻的消息,顿时慌了手脚。
    他原本还算镇定的神色在瞬间变得惨白,眼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惊慌。
    袁黎心中清楚,以他手中的六千守军,根本无法与如狼似虎的齐军抗衡。
    在这危急关头,袁黎迅速做出决定——撤退,他下令全军放弃山阳城,火速撤往宝应。
    六千大军在夜色中悄然撤离,只留下一座空城和满城的军械、粮食。
    当武百率领大军抵达山阳城时,发现城中已空无一人。
    他愣住了,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不战而逃的宋军将领。
    武百不禁摇头苦笑,感叹袁黎的懦弱。
    战争不会因为敌人的逃避而停止。
    武百迅速下令全军进城休整,准备明天的进攻计划,他要在宝应和盐城两地同时发动攻击,让宋朝措手不及。
    在山阳城的府衙中,武百召集众将商议军事。他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在场的将领们,心中却在犯难。
    攻盐城的一路兵马需要一位合适的将领来带领,但他却迟迟未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这时,一个年轻的将领挺身而出,他名叫李俊,是齐军中的一名新晋将领。
    李俊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眼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他向武百深深一礼,朗声说道:“大王,末将愿领兵攻打盐城,定不辱使命!”
    武百看着李俊坚定的眼神,心中一动。他沉思片刻后,终于点了点头:“好!李俊,我命你带领五千兵马攻打盐城。”
    “希望你能为我军打开局面!”
    李俊闻言大喜过望,他再次向武百行礼:“多谢大王信任!末将定当竭尽全力!”
    说完转身大步走出府衙去准备战斗了。
    而武百则看着他的背影微微一笑:“这个李俊倒是个可用之才。”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时齐军便开始了行动。武百亲自率领大军直扑宝应而去。
    而李俊则带领五千精锐骑兵悄然离城奔向盐城方向。
    两路大军如同两把出鞘的利剑在晨曦中闪烁着寒光分别刺向各自的目标。
    而袁黎在宝应得知齐军来袭的消息时已经是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地开始布置防线了。
    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在齐军强大的攻势下宋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袁黎眼看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好率领残兵败将仓皇逃窜而去。
    与此同时在盐城方面李俊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他率领的骑兵在城外与宋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骑兵战。
    最终凭借着出色的指挥和勇猛的冲锋将宋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盐城守将见大势已去只好开城投降,至此齐军大获全胜!
    武百万万没有料到,宋朝在南方竟然如此疏于防范,自己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接连占领了多处要地。
    这不禁让他心生疑惑,难道宋朝真的如此不堪一击?
    还是他们有什么更深的计谋?然而,不管怎样,胜利已经在手,他心中的喜悦和得意自然难以言表。
    此时,齐国的多路大军都已圆满完成了各自的战略目标,宋朝的整个河北东路和一半的淮南东路都已落入齐国之手。
    这样的战果,无疑让武百对齐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同时也让他更加期待接下来的谈判。
    然而,宋朝显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他们无奈之下,只好再次派出王普前来谈判。
    武百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暗自盘算,这次谈判务必要为齐国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于是,他决定连夜赶回,亲自与王普进行谈判。
    这次的谈判地点,武百特意选在了泰山脚下。
    这里地势险要,景色壮美,既有利于保密,又能让双方在谈判之余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缓解紧张的气氛。
    一周后,王普如约而至。他身穿一身锦袍,气度不凡,但眉宇间却透露出一丝忧虑。
    武百热情地迎接了他,笑着说道:“王将军,我们又见面了!这次谈判,你家皇帝有没有带足诚意来啊?”
    王普闻言哈哈大笑,拱手说道:“齐王真会说笑。”
    “我朝皇帝对此次谈判极为重视,特命我带来满满的诚意,希望能与齐国达成和解,共同维护两国的和平。”
    武百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邀请王普进入密室详谈。
    武百相信,只要双方都拿出足够的诚意,这次谈判一定能够取得圆满的结果。
    二人进入密室后,分宾主坐下。武百首先开口道:“王将军,我齐国此次出兵,实乃迫不得已。”
    王普听了武百的话,不由得冷笑了几声,说道:“齐王真会说笑,你们主动进攻我大宋,占领我土地,倒还成了迫不得已。”
    “这般说辞,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武百却一本正经地回应道:“宋朝皇帝若是老老实实听我的话,我们不就打不起来仗了?何必闹得这般田地。”
    王普闻言,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但想到自己的使命,还是强忍住怒火,说道:“齐王 ,我圣上说了,可以承认隋国是独立的国家,那三州也可以划分给隋择,不过有一个条件。”
    武百一听有条件,顿时来了精神,好奇地问道:“哦?什么条件?说来听听。”
    王普不紧不慢地说道:“隋国必须成为宋的附属国。”
    此言一出,武百顿时火冒三丈,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喝道:“那隋国是老子的附属国,你家皇帝几个意思?这是要跟我抢地盘吗?”
    王普却毫不畏惧,平静地说道:“我们圣上就这个意思,他让我这样转达的。”
    “齐王若是不同意,那我也没办法。”
    武百气得在密室里来回踱步,嘴里嘟囔着:“好你个宋朝皇帝,真是欺人太甚!”突然,他停下脚步,转过头来对王普说道:“让你家皇帝来谈判!不然我带兵去他皇宫谈判!看看谁更有诚意!”
    王普听后,不由得脸色一变,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知道武百是个说得出做得到的人,而且以他现在的实力,确实有能力攻打宋朝皇宫。
    但是作为使者,他不能轻易表露出惧色。
    于是王普微微一笑说道:“齐王的提议我会转达给圣上,但皇宫重地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去的。”
    武百听后哈哈大笑:“王将军说得轻巧!你以为我武百是吓大的?皇宫又如何?我若想进便进想出便出!”
    王普见武百如此嚣张也不甘示弱地回应道:“齐王真是好大的口气!”
    武百却不以为然地笑道:“你回去告诉宋朝皇帝让他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若是不想再起战火就乖乖地来跟我谈判!”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执不休,密室内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
    武百看着王普,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容,说道:“王普将军,你是个老实人,我没必要和你争论了,你回去吧。”
    王普一愣,有些摸不着头脑,疑惑地问道:“齐王你到底想干嘛?给个痛快话吧。”
    武百收敛了笑容,正色说道:“王普将军,请你传达我的意思给宋朝皇帝。”
    “一是让他亲自来泰山谈判,二是我们全面开战!你让他自己选吧。”
    王普听后,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
    说罢,他便转身离开了密室,急匆匆地赶回宋朝报信。
    消息传回宋朝皇宫,宋徽宗赵佶听到这个消息后如同五雷轰顶,整个人都慌了神。
    他急忙召集了高俅、蔡京、童贯、杨戬四大奸臣前来商量对策。
    这四人一听是齐国的消息,脸上都露出了难色,他们平日里欺压百姓、贪污腐败还行,但一提到国家大事,就都成了缩头乌龟。
    高俅第一个发言,他苦着脸说:“陛下,这武百不是个好对付的主儿,咱们还是暂时避其锋芒,从长计议吧。”
    蔡京也附和道:“是啊陛下,现在咱们国力衰弱,实在不宜与齐国开战。”
    “依老臣之见,还是派人与齐国和谈为妙。”
    童贯则是一脸惶恐地说:“陛下,那武百凶神恶煞一般,咱们可千万别惹恼了他。”
    “我看还是和谈吧,免得生灵涂炭。”
    杨戬也点头表示赞同:“几位大人说得有理,和谈确实是上策。”
    宋徽宗赵佶听了这四人的话,心中更是没了主意,他叹了口气道:“我也知道和谈是眼下最好的选择,可是这武百咄咄逼人,朕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应对啊。”
    赵佶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显然是心事重重。他沉声问道:“咱们和齐国死磕,有几成把握打赢?”
    高俅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如果把举国精锐都用来攻打齐国,咱们或许能有一战之力,必胜的把握却很难说。但问题是,西夏怎么办?辽国怎么办?他们的威胁,可远比齐国要大。”
    童贯也急忙附和道:“圣上,高太尉所言极是。 咱们现在还是应该和齐国和谈,以保国家安宁。”
    赵佶闻言,不禁有些恼怒:“和谈?那朕的土地,朕的子民怎么办?就这样拱手让人吗?”
    童贯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这只是暂时的丢失,我相信后人一定能够拿回来。”
    赵佶哼了一声,显然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这时,蔡京慢条斯理地开口了:“臣有一计,或许可为圣上解忧。”
    赵佶闻言精神一振,连忙说道:“爱卿快说。”
    蔡京微微一笑,道出了他的计策:“圣上,你可以先去谈判,答应武百的所有条件,以此稳住他。”
    “然后,咱们可以暗中扶持他们境内的梁山草寇,让他们和齐国打。”
    “这样一来,咱们不仅可以借助梁山草寇的力量来牵制齐国,还能趁机收回失地。”
    赵佶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沉思片刻后点头道:“此计甚妙!就依爱卿所言去办!”
    于是宋朝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和谈事宜,并暗中与梁山草寇取得联系。而武百这边也在静待宋朝的回应,他并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阴谋已经悄然展开。
    武百坐在泰山王府的书房中,手里捧着一本书,正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这时,罗隐慢慢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喜悦。
    “大王,好消息。”罗隐的声音里充满了激动。
    武百抬起头,看到是罗隐,顿时露出了亲切的笑容。
    “罗先生,快请坐。”武百热情地招呼着,同时放下手中的书,亲自为罗隐倒上一杯热茶。
    罗隐接过茶杯,一口气喝下,然后迫不及待地说道:“赵佶答应来谈判了。”
    武百一听,猛地站起身来,兴奋地喊道:“我的天!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咱们可得好好准备,给那赵佶一个下马威!”
    罗隐微微一笑,点头附和道:“大王说得是,这次谈判咱们一定要占据主动,为齐国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武百来回踱步,思绪万千。
    他知道这次谈判对于齐国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关乎到领土和资源的争夺,更是齐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体现。
    因此,他必须精心策划,确保谈判的成功。
    “罗先生,你有何高见?”武百停下脚步,看向罗隐问道。
    罗隐沉吟片刻后说道:“大王,我认为咱们应该先从气势上压倒对方。”
    “咱们可以邀请各路英雄豪杰前来助阵,让赵佶看到我们的实力。”
    “同时,我们也要准备好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有备无患。”
    武百听后大为赞同:“罗先生所言极是!我这就去安排人手,做好一切准备。”
    “这次谈判,咱们务必要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