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支持
作者:玉米扒舞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最新章节     
    钦天监的黄道吉日很快就测算了出来,那天天气还真不错,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在庄严肃穆的皇宫大殿之中,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倾洒而下,映照在那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今日,宇文烨即将登基。
    就连李景行也是穿着圣上赏赐他最好看的那件朝服。其他人也是穿的格外鲜亮。
    群臣恭敬地分列两侧,神色庄重而又充满期待。随着悠扬而又威严的礼乐之声缓缓响起。
    宇文烨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璀璨的皇冠,迈着沉稳的步伐,一步步走向那至高无上的宝座。
    走在他旁边的是太子妃,也是现在的皇后娘娘。
    两人一身龙凤呈祥衣袍,每一步都格外沉稳和威严。。
    宇文烨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蕴含着对天下的担当与决心。
    当他们的新皇和皇后。踏上最后一级台阶,缓缓转身,面向群臣之时,整个大殿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宇文烨的目光扫视着下方,那威严的气势令人不敢直视。直到扫过李景行的时候,眼神轻轻眨了眨。
    宇文烨微微抬起双手,群臣齐刷刷地跪地高呼万岁,声音响彻大殿,回荡在整个皇宫的上空。
    在这一刻,宇文烨正式登上皇位,开启了属于他的统治时代,称号顺治。
    从此以后将肩负起国家的兴衰荣辱,引领着臣民们一同治理大庆,让他愈发昌隆兴盛。
    新帝登基,整个大庆所有百姓的的税收都降了几成。
    还有各种惠民的政策也陆续颁布了下去,而且还开了恩科,科举上面的学子算是有福了。
    又提拔了一批新臣,就连李景行又加了不少的封号,他现在已是三品,不能在短时间之内再加上去了。
    所以只好加在他的家眷之中,爷奶爹娘基本上全部都升了。
    就连他的媳妇现在也已经是三品诰命夫人,让整个京城的女眷羡慕的不行。
    而且他那二堂哥总算是争气了一回,竟然成功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了殿式。
    新皇新气象,这次的考卷十分的新颖,好在自家二堂哥运气估计占了不少,留在了第二梯队。
    也就是说可以在京城给他找一个合适的职位,现在一家人还真是全部有了官身。
    现在的工部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李大人每次都能想出不少的好点子,害得大家这段时间看到一个好东西就想去钻研一番。
    倒是产出了不少的东西来,特别是那个叫做游泳圈的东西。
    李大人说是专门用来学会裘水的玩意儿。到时候给他们配备到大船之上,一旦船只发生了什么问题,只要套上这个东西就能够在大海之中存活下来。
    就连妇人用的纺织机也改良了不少,速度更快,花样更多。
    倒是获得了不少妇人感谢的声音,直夸李大人是个好官。
    李景行对大庆的建设可是很有规划的,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孩子读书,以及老人养老这个问题。
    早就已经定下了规划,还有一个就是建设医馆,在让民间的大夫行医治病更加规划一些。
    就连之前已经捣鼓出来的酒精,李景行再次让人加大了生产的数量。
    到时候全部送到军营有战乱的地方,之前边城李景行就是囤了一批酒精救下来不少的伤兵。
    起码让这个时代的大夫知道细菌这种东西,让他们多消毒,以后一定可以再救下更多的人。
    整个京城的郊外又兴起来了不少的厂子,又招收了很多的百姓进去做工,百姓们也是十分乐意。
    能进李大人的厂子里面去干活,工钱给的高待遇又好,不去才是傻子呢。
    能进厂里的人还要签一份保密协议,最主要的是他们偶尔还能吃到肉。
    这可是让其他的平民百姓羡慕坏了,李景行的摊子越铺越大。
    不止京城的郊外建设了工厂,就连其他的地方也建设了工厂。
    有水泥厂,砖头厂,玻璃厂,木具厂,厂子五花八门,赚的多花出去也多,不过这都是为了大庆的建设。
    基本李景行每次去户部批钱,对方都给的特别痛快。
    主要是李景行之前自己做了一个账本,相当于是一个except的表格。
    户部的人觉得十分好用,记账既清晰又明了,只要一对一算数字就出来了。
    不知道省了他们多少的时间,多少的力气。
    又拜托李景行给他们重新规划了一个表格,现在他们户部算起账来别提多简单了。
    所以说李大人基本上就没有人会讨厌他,反而越跟对方相处越喜欢几分。
    而已经离开京城的徐铭泽,到达地方的时候,都顾不得休息,就开始带着人和工匠到处勘察。
    边看还一边记录,到时候直接招收工人,到时候一块把这快递放给建设的越来越好。
    特别是下流那一块平坦的地方,到时候只要修起河堤,又能多出来万亩良田。
    到时候分给百姓,他们大庆又有了新增的税收,老百姓们也能获得更多的良田和粮食。
    该建河梯的建河梯,该把大坝修好的修好,有了水泥的加持,再次修建的大坝一定会固若金汤。
    所以说他们国家的人永远都是想尽办法去治理这一切。把自己的地方治理的更加适合人居住。
    而不是他们选中的地方本身就适合居住。
    只能说徐铭泽还是有些名气的,而且看样子也是一个干实事的好官。
    百姓们都非常配合,毕竟人家边城的百姓跟着李大人,那都是日子越过越红火。
    他们这位大人同样是状元,还是李大人的小师弟,他们根本都不用担心,只要跟着对方的脚步去干就完事了。
    就连当地的地头蛇,那都是十分配合,要钱就出钱,要力就出力。
    老百姓们的配合让徐铭泽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又顺利了几分,就连李玉玲又在当地新建起来不少的厂子。
    反正这都是他哥给她授权的,一个是解决当地老百姓的温饱,也是为他们后续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材料。
    当地自产自销才是最合适的方针,毕竟再从京城那边运过来,一个是时间不够充足,再一个是路上这么久,耗费人力物力和损耗太多。
    可以说徐铭泽真的很庆幸自己娶的是李玉玲。没有对方的帮衬,他还真没这么轻松。
    就连蒲州的百姓都知道夫妻两人的名字,一位徐大人,还有徐夫人在他们蒲州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而且并没有不长眼的人家跳出来说李玉玲不守妇道,整天出去抛头露面。反而觉得对方十分有人格魅力。
    不少年轻小伙子都对对方芳心暗许,要不是对方的夫君,就是徐大人。
    估计还真有人敢不顾死活,下手撬墙角,实在是李玉玲格外招人。
    明明长相不是特别惊艳的那一种,但是浑身上下都充满了灵气。
    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丫头格外的机灵,而且对方什么事情都会亲力亲为,面对寻求上门合作的商户,也是落落大方。
    不会让别人吃亏,但也占不了太大的便宜。
    可以说李玉玲的名声,那是比徐铭泽还要响亮一些。
    不止惹得一群少男少女的爱慕,更是拥有一大堆的拥护者。
    搞得徐铭泽都有些不放心,自家媳妇在外面跑来跑去。
    他都已经听到不少人夸自家媳妇巾帼不让须眉,不愧是李大人的妹妹。
    还有一位宋家的小子,长的白头白脸,听说一见到李玉玲魂都被吸走了。整天魂不守舍。
    晚上抱着自家媳妇的徐铭泽,酸溜溜的开口。
    “那宋家小儿,才多大的年龄,哪里懂什么情爱,就是太闲了,你说是不是?”
    李玉玲听得好笑,自家这个夫君明明是个很稳重的性子。
    可是一旦吃起醋来,就跟个无理取闹的小孩一样,非要让李玉玲跟着他一块说对方。
    不过这段时间他的确是忙,再加上雨季就快到了,徐铭泽也忙得不可开交。
    两个人,除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能够见到彼此,白天大部分都是不会见到人影的。
    不过彼此都非常支持对方的工作,毕竟他们成亲之前就已经说好,只会坚定不移的支持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