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谁才是天下第一?
作者:迈克尔杰克驴   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最新章节     
    杜甫的诗过于深沉,那忧国忧民的情绪让所有人都久久不能释怀。
    不过天幕播放完了杜甫的作品之后,又马上播放了曹植的作品。
    相比杜甫,曹植的作品就显的没有那么的压抑了。
    天幕所选的第一篇作品并非洛神赋,而是另外一篇神龟赋。
    龟号千岁,时有遗余龟者,数日而死,肌肉消尽,唯甲存焉,余感而赋之曰:
    嘉四灵之建德,各潜位乎一方。
    苍龙虬于东岳,白虎啸于西冈。
    玄武集于寒门,朱雀栖于南乡。
    顺仁风以消息,应圣时而后翔。
    嗟神龟之奇物,体乾坤之自然。
    下夷方以则地,上规隆而法天。
    顺阴阳以呼吸,藏景曜于重泉。
    食飞尘以实气,饮不竭于朝露。
    步容趾以俯仰,时鸾回以鹤顾。
    忽万载而不恤,周无疆于太素。
    感白灵之翔翥,卒不免乎豫且。
    虽见珍于宗庙,离刳剥之重辜。
    欲诉怨于上帝,将等愧乎游鱼。
    惧沈泥之逢殆,赴芳莲以巢居。
    安玄云而好静,不汪翔而改度。
    昔严州之抗节,援斯灵而记喻。
    嗟禄运之顿蹇,发遇获于江滨。
    归笼槛以幽处,遭谆美之仁人。
    昼顾瞻而终日,夕抚顺以接晨。
    遘淫灾以陨越,命剿绝而不振。
    天道昧而未分,神明幽而难烛。
    黄氏没于空泽,乔松化于株木。
    蛇折鳞于平皋,龙蜕骨于深谷。
    亮物类之迁化,疑斯灵之解壳。
    ……
    神龟赋一出,三国位面时空之前的古人们都震惊的无以复加!
    李白的诗文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杜甫的诗文是忧国忧民的国之殇。
    而曹植的诗文则是真正文采的体现,才高八斗这个形容词在这一刻显得并不夸张!
    此刻就连先秦诸子百家的文坛先贤们都忍不住夸赞起来。
    因为在他们看来,李白的想象力纯属天赋,杜甫是依靠悲情引起读者共鸣,但曹植的文采是真正的文学造诣,是读书人都十分向往的极致才华!
    ……
    紧接着天幕上又播放了曹植最巅峰的诗赋!
    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21。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中,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解玉佩而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川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途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沓,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翳修袖以延伫。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銮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扬。
    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
    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
    洛神赋继承了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曹植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
    虽然这首赋看起来略有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意思,但这根本不影响它的伟大!
    一首赋,用伟大来形容,其实并不为过,因为这是华夏五千年来文坛第一次达到巅峰的巨作!
    这就像是霍去病封狼居胥,饮马瀚河,历史上的第一次夺天之功,完全可以用伟大来形容!
    之前还有人觉得曹植的才高八斗在李白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面前有些不够看,觉得李白是谪仙人,曹植就算再怎么优秀,也只是一个凡夫俗子。
    可是现在看来,曹植并非凡夫俗子,即便不是谪仙人,也肯定是文曲星下凡!
    ……
    此刻各个位面、时空的古人们也都震惊的无以复加!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仅仅这八个字,就足以说明曹子建才高八斗!”
    “洛神赋,这是真正意义上为神写的赋啊!”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若是我这辈子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句,真的是死也瞑目了!”
    “这么看来,曹植被评为榜单第三还是被低估了,他的才气绝对是第一,只不过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能比着李白和杜甫差一些。”
    “其实曹植对后世的影响力并不弱,只不过他距离咱们太过于遥远了,要知道李白的诗句之中就提到过曹植啊!李白对曹植也是非常崇拜的!”
    “什么是才高八斗?这就是才高八斗!这种大才子恐怕几千年才能出一个啊!”
    “别忘了,后面还有一个王勃!四百年后也出了一个大才子!”
    “那他们两个到底谁是天下第一赋啊?”
    “别说话,这不就来了么!”
    ……
    就在众人议论之际,天幕上出现了王勃的代表作。
    虽然王勃的作品有很多,不过天幕这次只介绍了滕王阁序,好像是有意让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曹植的洛神赋进行对比。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滕王阁序一出,古人们再次沉默。
    一开始大家还很喜欢拿洛神赋和滕王阁序进行对比,可是现在真的看完了这两篇巨作之后,觉得他们之前的想法完全是错误的!
    因为这两篇巨作都是完美的,伟大的,超凡脱俗的,不管谁排第一还是第二,都毫无意义!
    洛神赋是开了一条先河,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滕王阁序是四百年后的又一个文坛巅峰。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滕王阁序更加工整,立意更深,更担得起天下第一骈文的名号,但洛神赋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甚至可以说,没有洛神赋,四百年后就很难有滕王阁序。
    正是因为有洛神赋,它像指路明灯一样为后世子孙照亮前进的路,所以王勃的滕王阁序才会达到新的高度!
    如此优秀的两篇巨作征服了所有人的心,这一刻只要是看了洛神赋和滕王阁序的人,都不再会为这两篇巨作的高低而争论!
    ……
    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之后,出现的是苏轼的诗词。
    苏轼对后世的影响不亚于李白和杜甫,所以宋朝之后的古人都以为天幕上第一个出现的苏轼代表作应该是水调歌头。
    因为从传唱度来说,水调歌头完全可以称之为天下第一词!
    但是让人出乎意料的事,天幕并没有出现水调歌头,而是显现了另外一首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这首词一出,定住的不仅仅是风波,也定住了宋朝以前位面时空古人们的心!
    虽然这首词有些简短,但是字里行间却给人一股巨大的能量!
    这不仅仅是乐观豁达那么简单,对于每一个遭受过苦难和正在遭受苦难的人们来说,这都是一剂强心针!